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,是继隋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中原王朝,国力强盛,声誉远播,从李渊建立唐朝开始,直到末代皇帝李柷,前后共历二十一代,二百八十九年。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如下:
唐朝时期君主
唐高祖李渊——唐太宗李世民——唐高宗李治——唐中宗李显——唐睿宗李旦——武则天——唐玄宗李隆基——唐肃宗李亨——唐代宗李豫——唐德宗李适——唐顺宗李诵——唐宪宗李纯——唐穆宗李恒——唐敬宗李湛——唐文宗李昂——唐武宗李炎——唐宣宗李忱——唐懿宗李灌——唐僖宗李儇——唐昭宗李晔——唐哀帝李柷。
唐朝怎么灭亡的
1、从繁盛到落幕
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,使唐朝国力空前强盛,但老话说得好: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因承平日久,国家无事,李隆基一下子失去了雄心壮志,开始变得疲惫懒惰,放纵享乐,纸醉金迷,不仅沉迷酒色,还宠信宦官,变得腐败昏庸。
李隆基的不思进取,夜郎自大,使得中央对边境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小,再加上对安禄山十分宠幸,这给了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机会。安禄山直捣龙潭,将李唐王朝的政权毁了大半,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修复,成为唐朝走向灭亡的重要潜在原因。
2、从衰败到灭亡
藩镇割据,内乱频发,大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变得十分弱小,藩镇的力量反而日益增强。到了唐朝后期,宦官乱政,成为了国家的一大蛀虫,唐朝最后十位皇帝其中有八个都由宦官拥立,皇帝即便胸怀雄心壮志,也难有作为。
而唐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,是频繁暴发的农民起义,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便是黄巢起义,被认为是第二个安史之乱。虽然黄巢起义失败了,但是给落日余晖里的唐朝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,导致唐末国力急转直下,疆土变得支离破碎,再无修补的可能,被彻底划上了句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