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员是经过了任命以后,有一定等级的政要工作人员,从古代一直演变到现代的体系,期间经历了非常多的变化,那么几品官员排行榜是怎样的呢?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几品官员排行榜
1.正一品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天策上将)
2.从一品(太子太师、太子太傅、太子太保)
3.正二品(尚书令、大行台尚书令)
4.从二品(尚书左右仆射、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)
5.正三品(六部尚书、十六卫大将军、太子宾客、太常卿、太子詹事、中都督)
6.从三品(左右散骑常侍、国子祭酒、殿中监、少府监、将作大匠、诸卫羽林千牛将军)
7.正四品上(六部侍郎、太常少卿、太子左庶子、太子左右卫率、中州刺史)
8.正四品下(尚书右丞、尚书诸司侍郎、左右监门卫中郎将、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)
9.从四品上(秘书少监、殿中少监、内侍、亲王府长史)
10.从四品下(少府少监、将作少匠、上州别驾、大都督府)
11.正五品上(谏议大夫、御史中丞、国子博士、给事中、中书舍人、都水使者)
12.正五品下(上都护府司马、中州别驾、下府折冲都尉)
13.从五品上(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、秘书丞、著作郎、太子洗马、殿中丞、亲王府副典军)
14.从五品下(大理正、太常丞、太史令、内给事、上牧监、下都督府)
15.正六品上(太学博士、太子司议郎、中州长史、亲勋翊卫校尉)
16.正六品下(备身左右、下州长史、中州司马、内谒者监、中牧监、上牧副监)
17.从六品上(尚书诸司员外郎、大理司直、国子助教、城门郎、符宝郎、通事舍人、秘书郎)
18.从六品下(司农寺诸园苑监、下牧监、宫苑总监副监、互市监、中牧副监、下府果毅都尉)
19.正七品上(左右千牛卫长史、军器监丞、中县令、亲勋翊卫队正、亲勋翊卫副队正)
20.正七品下(诸卫左右中候、上府别将、上镇副、下镇将、下牧副监)
21.从七品上(太常博士、太学助教、门下省录事、尚书都事、中书省主书、左右监门直长)
22.从七品下(太庙诸陵署丞、司农寺诸园苑副监、宫苑总监丞、公主家令、亲王府旅帅、下府别将)
23.正八品上(翊卫、大医署医博士、军器监主簿、武库署丞、两京市署丞、上牧监丞)
24.正八品下(太公庙丞、诸宫农圃监、互市监丞、司竹副监、司农寺诸园苑监丞、灵台郎)
25.从八品上(太医署针博士、四门助教、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、上县丞、中牧监丞)
26.从八品下(律学博士、太医署丞、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、内谒者、都水监主簿、中书)
27.正九品上(太祝、典客署掌客、岳渎令、诸津令、下牧监丞、中下县丞、中州博士)
28.正九品下(正字、奚官/内仆丞、内府局丞、太史局司辰、典厩署主乘、下县丞、下州博士)
29.从九品上(律学助教、弘文馆校书、大史局司历、太医署医助教、京兆)
30.从九品下(内侍省主事、国子监录事、崇文馆校书、书学博士、算学博士、门下典仪、太医署按摩)
31.流外(御史台令史、太常寺谒者、司仪署诸典书、河渠署河堤谒者、太医署医针师、内侍省寺人)
几品官员可以见皇上

根据《唐六典》之中的记载来看,唐代官员想要入朝参与到朝会,那么品级至少要在六品以上,每个月只有初一以及十五能够去上朝,而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是所谓的“大官”,需要每天都去处理朝政,宋朝时期文官的数量增多,能够参与朝会的官员数量也增加了不少。
朝代发展到元朝的时候,因为是少数民族专权的缘故,除了朝官要上朝以外,还需要有通事官在场,主要就是充当翻译,明朝的时候不在受到品级的限制,地方官四品以上都能够列班上朝,但是级别越高的人就越往殿里,清朝官员品级众多,数量及其庞大,能够参与到超会的京官因此被限制到了三品及以上。